因为环保部部长说了这些……
日期:2016-03-13 13:49:29 人气:566
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图为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答记者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陈杰 摄
我国大气环境指标都在发生积极变化
滑动查看全文
凤凰卫视记者:
请教雾霾治理的问题。这几天大风吹啊吹,终于让民众看到了“两会”蓝。“两会”刚一开始就有雾霾,环保部长如何评价这一年来的治霾成果?我们不同场合听到铁腕治霾,不知道环保部长是不是找到了有效办法?谢谢。
陈吉宁:
谢谢您的提问。
今天天很好,我以为记者问的第一个问题不会是和大气有关的问题。我们确实到了一个阶段,大家看到去年年底三次大范围、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今年1、2月份,一直到3月份又出现了很多蓝天,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到底怎么看?也有人问这个问题,到底是人厉害还是风厉害?
我想讲一下,污染治理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污染的排放量超过环境的容量,这个阶段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只能见到很小的效果。这个阶段也可能是我们对污染的原因没搞清楚,治理的效果就不佳,也见不到效果。
第二个阶段,我们持续地治理,但是我们受到很多自然的边界条件的影响,比如风速、湿度、降雨等这些自然边界的影响,会出现波动,有时候好就达标,有时候又会比较重。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这个表现就更为突出。比如去年年底我们受到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大家可以看三个重要的数据:一是风速。大概风与往年相比减少了5%左右。二是湿度增加了20%,湿度越大越容易反应。三是混合层的高度,像今天这样的好天,混合层的高度在1000到1500米,极端天气混合层高度会压到100米、200米这样的水平。所以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这些边界条件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环境质量。第三个阶段,我们进一步地治理污染排放,不再受这些气候条件、水文条件、边界条件的影响,我们就把环境问题解决了。目前中国大气环境治理正处在第二个阶段,走向第三个阶段。
另外,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解决我们污染排放的问题、雾霾的问题,全面落实大气十条,从结构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控煤到汽车污染的控制,包括秸秆焚烧、扬尘等,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用硬举措应对硬挑战。
有没有变化?我们用三个数来看是不是取得了我们所期盼或是我们所预测到的变化。一是优良天数,二是重污染天数,三是全年的PM2.5浓度。从大气十条实施以来,这三项指标都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我们能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改进趋势。比如去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美国NASA卫星也观测到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降低。大家可能还会问付出的努力是不是足够大?我把最近几年PM2.5降低的情况和世界各国在这样一个时期降低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我可以坦率告诉大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取得这样的进步是很少有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去年珠三角整个区域全年的PM2.5浓度达标,当然珠三角中还有一些城市没有达标。今后几年是否可以稳定地达标,还要给一点时间。但毕竟像跳高一样,我们在一个重点地区终于达标了,终于摸到了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增加了我们治污的信心。
大家可以看,珠三角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学术界开始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之后开始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加大污染治理,十几年的时间取得了今天这样一个成绩,这也增加了我们解决雾霾的决心。所以我们只要坚持下去,一步一步走下去,我们是可以很好地解决我们的问题。
我也做过对比,比如中国今天的大气污染问题、酸雨的问题我们解决得比较好了。现在我们酸雨的水平同最差的时候相比,最差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30%左右的面积受酸雨影响,今天已经回落到不到10%,大概8.8%这样的水平。一次性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现在解决得比较好。
我讲解决得比较好,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比他们解决得早,比他们解决得好。我相信,雾霾的治理,我们也会做得好,我们的发展也会更绿色。谢谢。
★★★
“土十条”正在编制
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
滑动查看全文
澎博新闻社记者: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公众关注度很高的话题,因为这方面的污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土壤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在出台治理土壤污染的行动计划方面推迟了一年的时间。我想问一下,鉴于土壤污染是这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在土壤污染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的意见这么困难?为什么会推迟了一年?
陈吉宁: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期盼“土十条”的尽快出台,这项工作始于2013年5月,按照中央的部署,环保部牵头,多个部门起草文件部署怎么做好土壤污染防治这样一项工作。
两年多来,我们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大概到目前已经修改了50多稿。我们也三次征求省(区、市)的意见和地方的意见,另外5次征求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目前文稿已经基本成熟,下一步我们按照程序报批后就可以实施。之所以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一是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二是基础非常薄弱。它和大气、水不一样,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现在还没有一部法律规范,相关的工作也很分散。
土壤的问题又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它和用途是密切相关的,比如靠近饮用水源,也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所以界定起来非常困难。但是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我想讲虽然“土十条”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一直在按照“十二五”规划进行部署和推动,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效。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土十条”的一些基本想法。“土十条”编制中,我们主要的思路是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国情,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全局,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地进行管控和治理,我们特别强调风险管控,重点是要夯实“两个基础”、突出“两大重点”、推进“三大任务”、强化“三大保障”。“两大基础”,一是要摸清底数。我们要开展详细的土壤污染详查,要摸清家底。二是要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两大重点”,重点解决农用地和污染的建设用地,要提出明确的管控要求。“三大任务”,分别是对未污染的土地怎么办、怎么保护好,正在污染的土地怎么处理,已经污染的土地如何做好风险管控,在风险管控的条件下做好修复。“三大保障”,我们要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提高科技保障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目标考核。“土十条”政策发布之后会举行专门的记者招待会,届时会给各位做介绍。谢谢。
★★★
人民日报社记者:
我们了解到,“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想问陈部长,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什么?环保部门又是打算如何推进实现这一目标?谢谢。
陈吉宁:
谢谢您的提问。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这是党中央在生态环保领域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改革完善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实现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
它的目的就是要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为实现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坚强的体制保障,这件事情意义非常重大。现在我们实行的是以块为主的环保管理体制,这个体制面临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发展硬、环保软,有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环保的责任不落实,往往地方政府的责任成为地方环保部门的责任,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这项改革有四个目的:一是要落实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环保责任,这是环保法第六条的规定。二是要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要进一步统筹跨区域、跨流域环境管理的问题。四是要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的建设。我们要达到这四个目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环保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举行了多次座谈会,到各地进行调研,研究这项改革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也到其他部门调研,借鉴他们在垂管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好经验,我们也到国外了解一些国家在环境管理上、在分层设置上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中央对此项工作分工明确之后,我们和中编办密切合作,目前已经形成了联合工作机制。最近我们会同中编办和财政部出台了做好垂管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目前改革刚启动和改革没完成之前,各地、各部门怎么做好各自的环保工作,履职尽责,有序推进,不要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人、财、物等方面做好平稳的过渡,严防出现突击进人、提拔干部、压缩环保经费等问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各地对这项改革都有很高的积极性,目前已经有17个省(区、市)提出全面试点或部分试点的意向,环保部正在抓紧编制试点指导意见。我们大概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试点工作,力争在2018年本届政府换届之前完成这项改革。我需要在这里强调的是,这项改革不仅仅是一个监测监察执法的改革,还涉及到省、部之间一些关系的重新界定,涉及到一些审批权限的重新梳理,所以它是一个牵动全身的工作。我们将会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坚持眼睛向下,突出问题导向,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拿出高质量的改革方案,把这件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能够有实实在在的好的环境获得感。谢谢大家。
★★★
滑动查看全文
纽约时报记者:
中国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煤炭消费。“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对煤炭消费的控制会不会采取新的措施?在“十三五”期间会不会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中国煤炭消费的前景大概什么时候达到峰值?谢谢。
陈吉宁:
谢谢您的提问。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我们的能源结构,或更确切地讲是来自于煤的燃烧而造成的。
我们也高度重视调整能源结构,所以如果大家注意的话,我们在“十三五”对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在大力推进清洁煤炭的使用。
媒体可能注意到了,最近中国政府正在推动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要求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接近天然气电厂的水平,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和举措,颠覆了我们传统上认为煤炭不清洁的认识,会对我们解决雾霾问题带来积极的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煤炭对雾霾的影响就是散煤的问题。散煤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千家万户。一吨散煤燃烧的排放相当于五到十吨电厂排放的污染物,而且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散煤的用量在增加。大家看,去年冬天几次严重的雾霾,散煤的贡献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下一个阶段将在做好散煤管控工作上有更大的投入,有更好的办法。最近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国的散煤污染治理工作会,大家交流经验,怎么样采取更好的机制、更好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但总的看来,我们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调整能源结构,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大能源调整力度,同时做好煤的清洁利用。谢谢。
★★★
滑动查看全文
中国日报记者:
新环保法实施后曾引发拖累地方经济发展的争论。部长您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同时随着今年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您认为如何才能破解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要保护环境这一难题?谢谢。
陈吉宁:
环境问题既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我们怎么看待自然、怎么对待自然,也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我们这一代给下一代留下什么样的自然财富。
总书记是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也提出了“绿色发展”这样一个理念,指出环境就是民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过去我们认为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GDP,发展就是要有产品,我们没有把生态产品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也没有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概念,也没有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学会怎么样去约束人的行为。所以“两山论”从根本上更新了我们关于自然资源无价、环境无价的认识,打破了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的这样一个固有思维,指出了发展和保护之间是内在的统一,我想这对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引和遵循作用。我们今天仍然有一部分干部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所以今天开场我就讲了,它不是对立的。还有部分人认为环保是包袱,抓环保就会影响GDP,就会影响发展,存在着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现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是要解决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这样一个变化。但是我认为这个“质”不仅仅是经济质量的“质”,好的经济质量也是好的环境质量,同时它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这样的质量。我们过去经济一枝独秀,其他发展滞后,存在突出短板,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了。所以要看到我们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要用好环保这个抓手,推动我们经济转型升级。大家看到环境今天是短板,但是它也是机遇。我过去讲过,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企业。今天的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得以迅速的扩张,只有让那些污染的企业退出市场,才能给好的企业留出发展的空间,这些企业才能够专注于其他的创新,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够避免在我们的发展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国际经验是这样,中国经验也是这样。大家可以看不论是浙江铅蓄电池污染整治,几年的时间,关闭淘汰了220多家企业,淘汰了80%多,产业变好了,污染大幅度下降了。再看山东的造纸行业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兰州的大气治理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我过去讲,如果我们做一个坐标的话,横坐标是环保,纵坐标是经济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在了第一象限,经济发展也好,环保工作也好。但是我们还有更多的地区和企业现在在第二象限,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环保没做好。还有个别地区经济没做好,环保也没有做好,但是又经常说我因为抓环保了,所以经济滑坡了,但是我们也在看,其实环保也没有抓好。当然我们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生态质量非常好,但是发展还没有上去。环保工作解决经济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是怎么样形成一个内生的机制,推动我们的发展从第二象限、第四象限进入第一象限,而不要掉在第三象限。谢谢。
★★★
定期公开各地黑臭水体名单和治理情况
滑动查看全文
新华社记者:
在提到环保问题时我们通常提到一个词,叫做绿水青山。在我国广大的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资源系统当中,水污染的问题一直显得非常突出。我想请问环保部,对于水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水偷排的问题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思路来满足老百姓对于绿水青山的期待?谢谢。
陈吉宁:
谢谢您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大家可能知道,去年4月出台了“水十条”,共涉及到35个方面、238项具体措施。“水十条”对我们一直到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这是一个顶层设计。
目前我们正按照这个部署把它分解到各部门、各省(区、市),目的就是要把“水十条”落实好,扎扎实实地做好。目前已经有了细化的方案,出台了一批配套的政策,一大批治理的工程也陆续出台,下一步我们主要从几个方面做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要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这样一些问题,而且要尽快解决。这里面有个叫“1+2”的工作重点,“1”就是要保证饮用水安全,所以我们要全面公开饮用水安全的相关信息,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程监管。“2”是指好、差两头。首先要保住好的水,我们有一个良好湖泊水体保护计划。其实保护好的水比解决被污染的水更难一些,它面临更强的发展冲动。其次,对老百姓反映突出的劣五类水体,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要限期解决。我们正在会同住建部落实这项工作,也会形成一个信息的平台,定期向媒体公开全国各地黑臭水体的名单和治理情况。我们的问题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所以首先要解决好新增的、新发展的这部分不要再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我们主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即画好框子、定好界限、明确门槛。所谓画框子,要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做好规划环评对空间的约束,要明确哪些地方可以上项目,哪些地方是有条件地上项目,哪些地方是红线,坚决不允许任何项目落地,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下珍贵的自然资源。所谓定界限,这个界限就是确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污染物总量界限,让污染物排放框在环境容量之内,守住这个底线,我们的环境质量才能好转。所谓准入门槛,什么项目进来要满足环境标准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推动敏感区域的产业负面清单,通过负面清单、通过环境标准来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推动我们的绿色发展。一是我们要解决好工业、城市、农村,特别是包括船舶、港口等领域的污染排放问题,包括您刚才谈到的重污染企业,主要有10个行业,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二是结合国家确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污染问题的解决,以十大重点行业、十小企业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开展企业达标排放工程,通过企业的达标排放来解决工业企业偷排偷放、污染不达标的问题。现在我们的环境管理还是比较粗放式的,所以我们提出了“五化”,即科学化、系统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两个责任都是环保法明确规定的,地方政府对本地的环境质量负责,要落实这个责任,企业要落实企业守法的责任。我们要加大督政的力度,加大对企业检查的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排放标准和许可满足环境的要求。通过这样一些工作,我们来逐步解决今天面对的水污染问题。
★★★
责令关停2万家
滑动查看全文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们知道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已一年有余。我想请问陈部长,新环保法实施的效果如何?是不是像您去年这个时候在这里表态的那样,真的长出了钢牙利齿?谢谢。
陈吉宁:
谢谢您的提问。去年是环保法实施的第一年,社会各界对环保法的实施给予了高度关注,环保部也把去年列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我们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每两个月环保部开一次部长专题会,研究在环保法实施过程之中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还需要形成什么样的细化政策来推动环保法的实施。我们每月也向媒体公布环保法的执行情况,曝光典型的违法案例,全力推动新的环保法的实施。
从一年实施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还是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牵住牛鼻子就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刚才我讲了,这是环保法第六条的明确规定。只有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地方政府守法了,企业才能更好的守法。大家可能注意到,去年我们加大了督政和公开约谈的力度,环保部对33个市(区)开展了综合督察,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只是环保部部里这样做,我们也督促各省(区、市)对3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进行了环保督察,对31个市进行了约谈、20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176个问题挂牌督办。通过这些督察、约谈、督办,应该讲,有力推动了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的落实,也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提升。去年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715件,大家说环保法长牙齿,这是其中长牙齿的一块,罚款数额是5.69亿元,查封扣押4191件,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我们把这些案件梳理出来公布74个典型案件,以案说法。我想在这里强调,环保不是以罚款为目的的,我们之所以严格执法,主要的目的是让企业看到守法的重要性。第三,高悬利剑,就是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联动,要让违法者不仅受到行政的处罚,严重的还要受到刑事处罚。这个威慑作用很大,去年我们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两起性质恶劣的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79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我们配合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推动公益诉讼,让污染排放者、污染者不仅仅受到行政处罚,还要付出环境损害赔偿,使环境受害者得到赔偿。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3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7件,另外还有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件。我们也要把执法部门放在司法的监督之下,也有一些典型案件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腾格里沙漠污染案。大家可能注意到,中国绿发会对这个案件最终提起公益诉讼,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1月28日最高法做出了终审裁定,要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我们对高法的裁定高度赞赏,将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去年我们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从过去一年新环保法实施的情况来看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包括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党委政府及部门环境保护责任不落实,环保的压力层层衰减,越到基层责任越不清楚、责任越不落实。另外,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也不落实,企业违法问题还是屡禁不止,特别是一些地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不够详实。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基层执法能力过弱,不论是人员配备上还是装备配备上,有些执法部门连车都没有,有很多不足。所以今年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继续做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部党组决定今年仍然作为环保法的“实施年”,特别是要结合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好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把这项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使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使企业守法成为